成果播報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葛 輝 王 寧
11月的黃河三角洲已經入冬,但李進付的內心卻充滿著暖流。
在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高端裝備產業基地,他與同事們依然在鉆機自動化裝備產品線上忙碌著?;仡櫱?0個月,忙碌是工作的主要節奏,因為國內外訂單早早地從年頭排到了年尾。
李進付的身份是勝利石油工程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石油機械研究所所長,也是勝利天工“DREAM(夢想)”自動化鉆井裝備項目帶頭人。截至目前,這一套源于國家863計劃海洋項目、屬于中國石油工程科研人的代表性裝備已經走紅10余個國家、地區的30多個油田。
“機器代人”是“DREAM”自動化鉆井裝備項目展現給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烈日炎炎下,鉆井工人用雙手抬起沉重的鉆桿,協助將鉆桿吊上井架;刺骨寒風中,二層臺的井架工在數十米高空中艱難地移動鉆桿、鉆鋌……這些場景是鉆井工人的工作日常,卻透露出他們不為人知的艱辛一面。
對石油行業來說,采掘石油之前必須先經過鉆井階段?!笆豌@井現場作業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特別是在管柱輸送、上卸扣、起下鉆等作業環節,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眲倮凸こ坦俱@井工藝研究院鉆井機械首席專家蔡文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破解一線難題,是我們科研攻關的初心?!?/p>
隨著鉆機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國外一些新型鉆機、海洋鉆井平臺都配套了相應的鉆機自動化裝備,只需兩個人在司鉆房即可實現全自動“無人接管”作業,但由于價格昂貴,購買國外產品無異于任人宰割。
中國科研人向來有一身傲骨,他們決定研發制造比肩國際一流的鉆機自動化裝備,為國產石油裝備迭代升級插上夢想的翅膀。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科研夢,一追就是10年。
管柱輸送、上卸扣、起下鉆,這些復雜繁重的環節,每一步都需要人工操作完成,這些成為“DREAM”團隊的攻關重點。每一天,科研人員都在思索如何將鉆桿運上十幾米乃至數十米高的鉆臺,整齊存放、準確連接……
李進付向記者提到一件讓他后怕的事:“在研制自動傳送鉆桿的動力貓道的一次現場試驗中,往井架上傳送鉆桿的裝置出現故障,鉆桿與設備一下砸了下來,萬幸的是由于試驗前進行了風險分析,制定了應急預案,沒有發生安全事故?!?/p>
10年間,勝利石油工程公司的科研工作者們持續攻關,相繼研制了動力貓道、二層臺排管裝置、泥漿防濺盒、液壓動力集成系統、司鉆集成控制系統等自動化核心設備;通過合作研發,定制了適用現場集成配套的鐵鉆工,并優選了動力卡瓦、液壓吊卡等井口自動化工具,形成了鉆機管柱自動化集成配套技術。
目前,“DREAM”團隊又對管柱自動化處理系統及關鍵設備進行改進完善,研制了基于一體化司鉆椅的鉆機集成控制系統,形成了勝利天工DREAM—Ⅱ鉆井管柱自動化操作系統,并成功進行了推廣應用。
十年磨一劍,勝利石油工程公司最終用硬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前不久,這一項目通過了中國石化組織的技術與產品鑒定,業內專家認為該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X 關閉
Copyright © 2015-2022 華中制鞋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2018864號-26 聯系郵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