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大意泄露銀行卡號和密碼
2天后60萬元理財產品到賬
(相關資料圖)
一邊是虎視眈眈的騙子
一邊是“暢通無阻”的銀行賬戶
急哭了昆明75歲的歐陽阿姨
事件回顧
近日,昆明建設銀行北京路支行客戶經理幫助客戶成功化解一起電信詐騙事件,保全客戶資金60余萬元,收獲了客戶的感激及贊揚。
這天晚上11點左右,剛剛準備休息的客戶經理楊亞接到客戶電話,75歲歐陽阿姨萬分焦急,稱自己一時大意,遭遇了電信詐騙,卡號、密碼、手機銀行等重要信息均已泄漏,更讓她擔憂的是,她剛在這張卡上贖回了60萬元的理財產品,資金2天后到賬。
得知消息后,楊亞讓歐陽阿姨第一時間撥打95533電話對銀行卡進行掛失,在耐心安撫歐陽阿姨情緒后,與她約定次日一早到網點辦理換卡及銷卡業務。
次日上午,歐陽阿姨和老伴早早來到網點,在楊亞及網點業務主管的幫助下,對原銀行卡做了銷戶處理,并重新申辦了新的銀行卡及電話卡,將所有資產平移到新辦理的銀行卡上。為確保手機安全,楊亞又陪同客戶到九機網,對客戶手機進行了刷機以及恢復出廠處理。
“到賬了,有驚無險,真是太感謝啦!”在楊亞的協助下,歐陽阿姨的理財產品安全贖回到賬,一場危機終于化解,避免了60余萬元大額資金被轉移。
銀行工作人員把客戶從被騙的邊緣拉回來,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過去幾個月在昆明很多銀行都有發生過。被騙的受害者會在騙子的誘導下來到銀行進行轉賬匯款,這時,銀行工作人員的敏銳警覺就顯得極為關鍵,往往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就能為群眾及時避免巨額損失。
在此對他們的這種細心點贊!
同時也希望大家,不但要提高自身警惕性,而且要相信銀行職員的及時提醒,有疑問多咨詢,在涉及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多留心眼。部分老年人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自身又缺乏風險意識,往往容易成為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對稱進行精準“攻擊”的目標。
反詐民警提示
來源 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責任編輯 呂世成
責任校對 郭毅
主編 何曉宇
終審 編委 李榮
X 關閉
Copyright © 2015-2022 華中制鞋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2018864號-26 聯系郵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