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為全面落實《“十四五”支持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有關要求,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明確了2022年度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評估結果及2023年重點工作。
通知指出,2022年,各部門各地方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園區建設、城市更新和綠色轉型,12個示范區城市已發展成為省內僅次于省會城市的區域性中心城市,15個示范區城市地區生產總值進入全國百強。
通知明確對2022年年度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山西長治等7個城市予以表揚,這些城市在轉型升級中取得了哪些寶貴經驗?其他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地去借鑒?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復旦大學公共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石磊。
石磊表示,轉型主要是指從老工業城市、傳統資源型城市轉化為新型的結構相對完整、功能比較健全的工業化城市。轉型中,首先要研究原有的資源優勢如何跟新興產業相銜接,而不是簡單地完全丟掉原有的產業基礎。其次,在產業升級的同時,要考慮如何更多地提供就業機會,這就涉及綜合目標協調制定的問題,評估為優秀的城市應該協調得都不錯。他總結,升級應該包括技術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管理水平升級和環境質量升級以及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升級,這是7個獲優城市的主要經驗。
在2022年年度評估結果為良好的城市中,出現了“山東淄博”的身影。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淄博近年來在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發展得也不錯,不過它卻因燒烤出圈。石磊認為,淄博其實是以“燒烤”為引領,適應了擴大消費、增加人氣的需要,是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從原有的一般性設計轉化為可操作的行動,而且它在努力建構新的城市功能的同時,也進一步在強化政府的引導力和執行力。另外,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考慮供給怎樣才能有效、怎樣才能可及、怎樣才能讓利、怎樣才能讓消費者愉快,這正是供給側改革很具體的實踐。當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在轉型升級當中,應該優選比較容易突破的點,進而引領全局,全面鋪開。
X 關閉
Copyright © 2015-2022 華中制鞋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2018864號-26 聯系郵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