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底色。以科學的發展理念為指導,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綠色復蘇”,是通往美好未來的必由之路,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8年來,中國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巴基斯坦——
水電站發揮綜合效益
大壩灌漿工程順利完工、各臺機組轉子吊裝成功、庫區復建大橋中跨合龍……近來,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工程快速推進,項目工程管理部助理工程師法伊贊·阿克巴爾十分興奮。
卡洛特水電站位于巴基斯坦北部。這里山脈連綿,有吉拉姆河等多條主要河流經過??逄厮娬究傃b機容量72萬千瓦,年發電量約32億千瓦時,落成投入使用后,將大大提高當地水資源利用率,改善居民用電狀況?!拔覀兤谂嗡娬驹缛湛⒐?,提供更清潔高效的電能?!卑⒖税蜖栒f。
巴基斯坦地理信息系統專家穆罕默德·沙菲克說,除了能源利用,水電站的建設還兼具多方面綜合效益??逄厮娬疚挥诩泛恿饔蛱菁夐_發的第四級,項目建成后將提高下游灌溉效率、改善航運條件,水旱災害也將得到緩解。
今年以來,中巴合作的多個電力項目取得重要進展。4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巴基斯坦蘇吉吉納里水電站實現大壩二期截流;5月,中國三峽南亞公司獲得科哈拉水電站項目四大特許經營協議;9月,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電網項目、巴基斯坦南北電力“大動脈”——默蒂亞里—拉合爾正負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投入商運,將幫助巴基斯坦有效應對水力資源南北分布、季節分布不均的挑戰。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表示,中國企業正在巴基斯坦建設多個水電項目,有利于巴國內提高工農業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并將直接惠及大眾。
“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巴基斯坦水力資源得到科學高效的規劃建設,能源、環境、社會各方面效益逐步顯現,為巴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卑突固箍偫碇邪徒洕呃仁聞仗貏e助理哈立德·曼蘇爾表示。
葡萄牙——
光伏發電助力綠色減排
在葡萄牙南部城市阿爾科廷郊外,一片片太陽能電池板在黃褐色的丘陵地上起伏綿延,宛如翻涌的藍色海浪。今年10月,由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建設的219兆瓦大型光伏電站(見上圖,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供圖)落成竣工,這是歐洲單體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電站。
葡萄牙日照充足,發展太陽能的自然條件優越。近年來,葡萄牙光伏發電量年均增速居各類可再生能源之首,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吉瓦。葡萄牙的《2030年國家能源和氣候計劃》制定了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超過80%的目標。中葡兩國在光伏發電領域的合作受到歡迎。
阿爾科廷電站項目2019年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占地面積約320公頃,共安裝超過66萬片太陽能電池板。建設期間,團隊克服地形復雜和疫情影響等因素,順利完成施工、設備安裝和調試等一系列工作。據預測,電站投入運營后年發電量將達3820億瓦時,每年可滿足20萬個家庭的用電需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33萬噸。
葡萄牙能源和地質總局發布公告稱,這一項目對推動葡萄牙減排行動、實現可再生能源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葡萄牙環境和氣候事務部部長若昂·費爾南德斯表示,電站投運后不僅會促進葡萄牙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增加還有助于穩定和降低電價,造福民眾。
近年來,中葡能源合作方興未艾。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下屬葡電新能源公司49%的股權,開展新能源技術研發等合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共同出資在里斯本成立能源研發中心,開展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合作……葡萄牙能源國務秘書加蘭巴表示:“能源合作是葡中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葡方歡迎更多中企投資,進一步拓展葡中清潔能源合作,促進電動汽車、綠色氫能等領域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P>
馬來西亞——
施工建設與環保同行
在郁郁蔥蔥的樹林中,一條正在修建的動物通道從鐵路橋梁下方穿過。這是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交建”)承建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所在地,也是野生動物穿行區域。
東海岸鐵路項目全長660余公里,經過馬來西亞多個森林保護區,沿線的保護林中有老虎、馬來熊、大象、馬來貘等30余種野生動物。為了保護這些地方的植被和動物,中方團隊在選線設計時重點考慮利用既有鐵路紅線,充分利用廢棄鐵路;經過森林保護區時,施工團隊把原計劃采用的明挖路基結構調整為隧道形式,避免了鐵路穿越保護區破壞地表植被……
“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游?!睎|海岸鐵路安全官瑞茲瓦在項目上工作3年,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條路“風景美如畫”,“中方在節能培訓、環保體系建立和先進工藝實施等方面很有經驗。作為一名馬來西亞環保從業者,我能夠參與到這條綠色發展之路的建設感到非常自豪?!?/P>
“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是并行的。堅持施工與環保同行、環保與建設同步,是我們一直強調、貫徹的原則?!表椖靠偨浝砜诅f,開始施工后,工程方案幾度調整,就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然環境。方案優化后,穿過森林保護區的線位數量從30多個減至10余個,森林保護區影響面積從最初逾2000公頃減少至216公頃,“讓當地民眾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2018年,中方與馬來西亞自然資源和環境部簽署《野生動物管理計劃合作備忘錄》,確定了為野生動物安裝衛星定位項圈、擴充野生動物棲息地、設置安全哨卡、開展階段性巡邏等具體保護措施。時任馬來西亞自然資源和環境部部長旺·朱奈迪表示:“希望每個企業都能這樣,將開發項目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促進馬來西亞的可持續發展?!?/P>
(本報北京、伊斯蘭堡、馬德里、曼谷11月17日電 記者龔鳴、顏歡、程是頡、姜波、劉慧)
X 關閉
Copyright © 2015-2022 華中制鞋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2018864號-26 聯系郵箱:2 913 236 @qq.com